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徐泾第三幼儿园开展了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
端午节由来和习俗
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要做什么呢?带着种种好奇,小朋友们开启了端午节之旅。通过视频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习俗。
端午习俗
1.挂艾草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传说,人们把艾草、菖蒲挂在门前,可以消疾病、驱鬼邪、避晦气,给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好运。
2.佩香囊荷包
端午节来临时盛行個香囊、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3.系五色绳
端午节带五彩线的风俗在我国古代就有。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4.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被用作祭祀。晋代,粽子成为了端午节庆食物。每年农历五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5.赛龙舟
已有1500多年历史,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已成为民间一项规模宏大的民俗游艺活动,被列为全国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巧手包粽子
端午节当然不能没有粽子,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孩子们亲自动手,做属于自己的“粽子”。拿上粽叶,跟着家长的指导按自己的喜好做出喜欢的粽子。
“这边粽叶没包好,糯米漏出来啦。”
“绑绳子需要爸爸妈妈帮我一下”
“这是我自己包的粽子,真好玩。”
“尝一尝自己包的粽子,特别香~”
亲子划龙舟
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划龙舟了。瞧!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划龙舟。
加油冲呀!
小朋友们都在奋力前行。
终于到终点了!太棒啦!
让我们牢记中华传统,展望未来,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段时光,用心陪伴,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幼儿心田,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不断生根、发芽。祝大朋友小朋友们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