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6日,徐泾第三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各开展了教研组展示活动,活动由小、中、大各教研组长主持,徐花园长、教学办朱莉莉老师、园务办诸莉萍老师、以及各年龄段项目组长列席活动。
早上10:00-10:50,各年龄段一个展示班级开展了幼儿的户外游戏,孩子们开心地玩着,教师们认真地观摩、记录着。
中午12:40-13:40,小班教研组开展了以“以定点观察法为依托,思考教师运用了哪些环境与材料促进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小班教研组长李培老师首先通过经验回顾,温故游戏观察法: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随后教师代表交流游戏观察记录。随后结合《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重新梳理观察记录方法,研讨教师创设、提供的哪些场景与材料促进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有哪些亮点与不足?小班组老师们积极讨论,收获颇丰,她们表示从场景与材料出发,用游戏实录来剖析幼儿各领域的发展情况,能够更好的为之后的游戏做借鉴。并知道其不足与如何来进行调整。
中班教研组开展了以“观察与分析幼儿游戏中的交往行为,思考教师支持幼儿交往行为的策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班教研组长顾雪吉老师首先带老师随后大家一起解读研讨话题;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怎样分析?依据什么?在研讨中,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产生了思维的碰撞。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教师需要做的是提供有利于开展游戏的材料与空间、保障游戏时长与频次、确保过程安全、最少的干预最多的接纳、观察识别幼儿游戏状态、提供适宜支持。
大班教研组开展了以“面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如何支持幼儿的合作行为?”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大班教研组的老师们首先对幼儿的游戏观摩进行了行为描述和分析,展示班级老师就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故事记录作了分享。组长陈佳萍老师提出孩子们的交往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受同伴的影响,而同伴之间产生的个体差异有已有经验的不同、合作水平的不同。随后大家分别针对这“两个不同”分组研讨,各抒己见,梳理支持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
13:45-14;30,观摩研讨的老师们聚在一起,针对幼儿的游戏现场和教研组组织开展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各项目组长发表了自己全程参与的感受和思考,朱莉莉老师、诸莉萍老师给予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园长徐花老师对教研组活动的亮点表示肯定,对不足提出了调整改进。
通过三天的教研展示活动,不同角色的老师都收获了有利于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精华。这既是对一个学期的总结汇报,也是新的一年学习的良好开端。